盖世汽车周晓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走进去”,而非仅仅“走出去”
2025年11月25日,在第七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上,盖世汽车CEO周晓莺介绍到,近年来,汽车行业生态从稳定的金字塔式结构转变为扁平化合作伙伴关系,汽车电子和软件占比提升,呈现出嵌入式供应链特征。她指出,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成为供应链首要指标。
周晓莺还提到,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独特,产业集群密度高,能迅速完成新产品验证并量产,市场多元化为创新企业提供空间,但此模式在海外难以直接复制。当下,世界汽车产业地理三极正在迁移,上海象征中国速度与创新,硅谷是未来科技创新策源地,慕尼黑代表规则。她表示,希望通过第七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这一平台,汇聚各方观点,共同推动整个产业迈向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五年。
周晓莺|盖世汽车CEO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近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汽车行业生态关系从原本稳定的金字塔式层级结构,逐渐转变为丰富多元的扁平化生态合作伙伴关系。当前,汽车电子和软件在整车中的占比日益提升。在中国特色供应链体系下,呈现出嵌入式供应链的特征。如今,在硬件基础上,软件嵌入程度不断加深。
回顾传统汽车市场,A00、A0、A级、B级、C级、D级车之间的等级划分界限分明。然而如今,这种划分变得愈发模糊,各车型纷纷越级对标。甚至在众多10万元价位的车型上,都已具备强大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中控屏、智能座舱成为标配,还搭载了激光雷达等高精尖传感器。不仅如此,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价格也从原来的几十万元降至千元以下。
当前,在盖世汽车的数据库中,涉足电驱动的企业多达200余家。在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参与者却不断增加,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在其中轻松获利。由此衍生出另一种生态,价格成为供应链中的首要指标。尽管创新、研发、服务都至关重要,但价格是一切的前提。
另外是产业溢出现象。以往提及产业溢出,多指家电行业向东南亚转移,原因包括劳动力转移、关税调节等。而汽车产业的溢出,或者说中国汽车产业出海风潮,在过去三年中国整车出口登顶全球第一后,开启了一轮新的“大航海”机遇期。在这波浪潮中,打头阵的无疑是链主企业,比如小鹏汽车、奇瑞、吉利、比亚迪等。
据海关统计数据,2024 年中国整车出海总量约 641万台。按照当前发展态势,今年必将再创新高。这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认识到,单纯的贸易模式已难以满足海外市场对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期待,各国更希望中国汽车企业在当地扎根发展。正值中国“十五五”规划筹备阶段,下一个五年,中国汽车产业必然是“走进去”,而非仅仅“走出去”。
“走进去”并非单家车企能够独立完成,因为中国汽车生态链具有嵌入式特征。当中国汽车走向海外时,主打的是用户体验,将汽车定位为家庭伴侣或第三数字空间。尽管海外部分地区的数字化程度可能不及国内,但众多供应链企业仍存在出海机遇。在东南亚,传统以日系供应链为主;欧洲则以燃油车供应链为主导。当中国汽车出海时,在供应链领域,尤其是增量部件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已有许多企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并迅速展开布局。
面对下一个五年国内竞争持续白热化的局面,企业该如何应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地位不会动摇,且市场将愈发呈现强者生存、适者生存的态势。在海外市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已得到诸多验证,表现出色。然而,中国的产业生态、文化以及体系能否在海外同样具备竞争力,则尚未可知。
中国拥有独特的产业生态,例如产业集群密度极高。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在4小时车程范围内,几乎可以采购到任何所需物品。中国的产业集群能够迅速完成众多新产品的验证,形成闭环,并依托周边供应链快速实现大规模量产。中国市场的多元化特征显著,存在众多细分市场,这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快速验证并取得成功的广阔空间。
这套成熟的生态模式在海外难以直接复制。如何让中国产业生态在海外有效运转,是当前整个产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当下,中国已步入新的文化自信阶段,各方达成共识,不希望中国产品重蹈昔日摩托车在东南亚的覆辙。因为在海外,任何一家中国企业的失分,都会被视为“中国制造”的整体失分。因此,我们需共同捍卫这一新时代,推动中国产业真正成为全球产业的新担当。
从地理维度审视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极。一是底特律,福特T形车流水线生产的大规模应用,使汽车正式进入消费领域;二是东京,日本汽车产业以丰田TPS精益生产为代表,通过看板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模式,将其质量哲学推广至全球。三是斯图加特,这里彰显着工业规则与制造文明,发展至更注重工业美学的阶段,体现为对质量一丝不苟的苛求、对体系的执着坚持以及对规则的精准设定。
审视当下全球汽车产业的核心三极,我认为分别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一极,象征着中国的速度、创新与体验;以硅谷为代表的一极,它是AI等未来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以慕尼黑为代表的一极,在德国工业格局中,慕尼黑如今已成为设计中心,众多中国车企将设计中心、研发中心设立于此,它同样代表着规则。总体来看,世界汽车产业的地理三极正在发生迁移,产业中心也随之变动。
在今年举办的新供应链大会上,我们邀请了众多具有不同背景的企业代表,包括新势力车企、传统车企、Tier 1企业以及本土供应商代表。希望各方力量汇聚一堂,共同推动整个产业迈向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五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我国建成最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现存生态环保相关企业超234万家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