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销售市场”到“共创中心”——日企旭化成探索本地化创新新范式
扬声器从14个增加至35个、车里内饰材料大幅更换、一系列算法优化提升车内音效……在日本企业旭化成位于深圳前海的深圳共创中心内,公司工程师与车企、材料供应商等合作伙伴充分沟通和反复实验验证,正在为某中国车企打造堪比影院的车内“好声音”。
旭化成深圳共创中心汽车实验室。
1922年在日本创立的旭化成已走过百年历程,在全球化工、医药、电子等多条产业链的上游均占重要地位。旭化成深圳共创中心成立于2023年3月,这一创新平台旨在通过跨领域协同合作,探索跨国企业本土化创新、抢占市场先机的转型新范式。
“以前,我们是单一的半导体、芯片的生产资料提供者,现在我们需要融合更多的生态伙伴进来,跟我们一起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去服务我们的业务。”旭化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高级总监张北平介绍,深圳共创中心成立以来,已接待超过90家企业来访,且平均每月举办20多场技术探讨活动,通过与客户、第三方的深层次交流,共同推动技术演进和开发。
旭化成深圳共创中心高端听音室。
旭化成微电子在电子元件领域掌握着传感器、模拟信号处理、软件算法等核心技术,多年来都是深圳市场的重要供应商。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带来巨大市场需求,旭化成传统的业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团队迅速调整战略方向,设立深圳共创中心。“我们成立了共创实验室,将公司车载音频芯片、传感器、工程塑料、座椅面料等产品,在实验室里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家共同探讨新的使用途径。”张北平介绍。
旭化成公司工程师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团队深度合作,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不久前从日本调到中国担任旭化成微电子中国区副总经理的增田智也同样深有感触。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但像中国这样拥有庞大市场规模和快速迭代能力的地方并不多见。比如,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座舱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控屏幕从一个增加到两个、三个,扬声器更从10个拓展到20个、30个,各种新技术加速落地,很多在中国汽车市场习以为常的配置,在海外市场仍未起步。
“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到这个程度是根本没有想到的。”增田智也说,对于习惯了稳扎稳打的日企来说,如何适应中国市场速度和变化节奏,成为摆在面前的一大挑战。
旭化成公司以建立共创实验室的方式,打破供应商与客户的界限,打造“融合生态伙伴、共同创造价值”的枢纽型平台。
据旭化成方面透露,深圳共创中心在技术创新速度、客户互动频率等方面明显领先于该公司其他海外分支机构。 以智能座舱领域为例,由于中国市场对新能源车座舱娱乐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旭化成开发出了适配智能座舱的声学解决方案。如今,这些技术和解决方案正在被复制输出至日本总部,成为当地市场的“超规格”标准。
“在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在海外汽车市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张北平说,共创中心通过深度融入中国汽车市场,随中国汽车工业共同发展,这也将帮助日本乃至全球汽车工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汽车技术的革新速度,助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下一篇: 返回列表